中元夜看月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朦胧南溟月,汹涌出云涛。下射长鲸眼,遥分玉兔毫。
势来牛斗动,路越宵冥高。竟夕瞻光影,昂头把白醪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临川即事·其三宋朝·洪刍庙有鲁公遗像,堂馀玉茗高华。零落银钩欲折,摩挲螭首兴嗟。
  • 2.《山中天湖卜居二首·其一元朝·清珙林木长新叶,绕屋清阴多。深草没尘迹,隔山听樵歌。自耕复自种,侧笠披青蓑。好雨及时来,活我新栽禾。游目周宇宙,物物皆消磨。既善解空理,不乐还如何。
  • 3.《赠老人明朝·何巩道望见双瞳碧几层,冬残留得满鬓冰。一家金锁皆持钥,十亩嘉禾半饭僧。日午看棋眠社树,夜深扶婢点河灯。洞中知有能骑鹤,不敢投君七尺藤。
  • 4.《次陈命美笏斋八景·其六·岸度钟声明朝·李之世半曳微飔半著捎,飘来清响度林坳。夜长过雨凉无寐,一百八声云外敲。
  • 5.《圭峰从祷同杨亦琳和王老师拈得蒸字十五韵明朝·李之世大火流朱夏,炎风酿郁蒸。山农倦抱瓮,行旅暍推冰。吁畴斋心肃,叩坛祀事仍。燔柴清霭彻,奠璧晓光升。骑影半空度,峰文拾级登。丹书焚贝叶,仙梵奏迦陵。遮道来童叟,飏幡...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