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下残雪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墙下浓阴对此君,小山尖险玉为群。
夜来解冻风虽急,不向寒城减一分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倪云林画元朝·俞贞木栖神山下玄元馆,华表巍然鹤未归。寂寂小亭人不见,夕阳云影共依依。
  • 2.《和参谋至日喜雪三首·其二宋朝·陈渊玉花初著乱山颠,入夜俄惊月满川。虽有冷光凝白昼,尚馀阴曀锁青天。属车未返瑶池骏,远使犹餐北海毡。梦断忽传淮蔡捷,喜临尊酒已忘眠。
  • 3.《湖心亭即事明朝·佘翔平湖开一镜,日暮系楼船。酒似移盘石,歌疑唱采莲。
  • 4.《自君之出矣明朝·佘翔自君之出矣,铅华不复理。思君如浮云,日逐东流水。
  • 5.《彭蠡湖明朝·李时勉一水遥涵万古秋,微茫何处觅芳洲。西连吴楚三江汇,东到沧溟万里流。仙岛凌空沙上出,晴霞分彩日边浮。知君独得乘槎路,不向烟波倚棹讴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