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泊宿松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解缆随江流,晚泊古淮岸。归云送春和,繁星丽云汉。
春深胡雁飞,人喧水禽散。仰君邈难亲,沈思夜将旦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咏灯唐朝·李昪一点分明值万金,开时惟怕冷风侵。主人若也勤挑拨,敢向尊前不尽心。
  • 2.《赠寄老庵僧宋朝·释德洪自怜玉钵双峰信,来访牛头懒比丘。山色深浓过夜半,月华清亮近中秋。已欣境胜如龙阜,更觉庵幽占凤头。梦幻此身犹且在,杖藜投老得追游。
  • 3.《怀吴中宋朝·释元肇消息传来竟不真,杨花落后更无春。谁知十载游吴梦,却作桑乾渡水人。
  • 4.《紫阳道中逢余珍甫明朝·佘翔忆昔夷门别,风尘阅岁华。君怀新甫柏,我种五侯瓜。乍见惊蓬鬓,相携入酒家。明朝分羽翼,依旧隔天涯。
  • 5.《乞休至丰城寄南昌郑通府明朝·吴琏一心聊自适,两膝报平安。烟艇南溟外,浮云细细看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