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不见月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风帘淅淅漏灯痕,一半秋光此夕分。
天为素娥孀怨苦,并教西北起浮云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辕儿一首元朝·李昱圣朝御六合,治化如陶唐。任贤去奸邪,纲纪日以张。细材桷与榱,钜材栋与梁。嘉谟满丹陛,玉佩鸣锵锵。府帖急星火,昨夜下永康。嗟汝玷儒流,乃以文学扬。文学本德行,纯孝...
  • 2.《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六元朝·姚枢天命日流行,维仁亦无息。君子以自强,兹言致其力。求仁固多方,寸心惟自克。四勿犹勇兵,摧枯破敌国。
  • 3.《与台中同饮答谏院王明叟宋朝·吕陶休沐无多款聚难,暂留佳客解朝冠。虾头泛酒樽前乐,麈尾生风席上寒。陪集敢誇言路盛,诙谐渐觉醉乡宽。敲门又报青蒲信,捧得新诗似执桓。
  • 4.《送子中待制·其一宋朝·释道潜翘翘孤凤凰,安巢本阿阁。偶来依泽国,归兴遂淹泊。江山迫岁华,草木正摇落。霜空肃万里,纤翳无处著。翻然整羽仪,一举在寥廓。
  • 5.《寓太学拨闷·其一明朝·吴琏白发贫江南,青衫老江北。井渫人不食,伊谁为悽恻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