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夜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光景漂如水,生涯转似萍。雁门穷朔路,牛斗故乡星。
句尽人谁切,歌终泪自零。夜阑回首算,何处不长亭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采莲令·月华收宋朝·柳永月华收,云淡霜天曙。西征客、此时情苦。翠娥执手送临歧,轧轧开朱户。千娇面、盈盈伫立,无言有泪,断肠争忍回顾。一叶兰舟,便恁急桨凌波去。贪行色、岂知离绪,万般方寸...
  • 2.《骊山有感唐朝·李商隐骊岫飞泉泛暖香,九龙呵护玉莲房。平明每幸长生殿,不从金舆惟寿王。
  • 3.《画堂春·外湖莲子长参差宋朝·张先外湖莲子长参差,霁山青处鸥飞。水天溶漾画桡迟,人影鉴中移。桃叶浅声双唱,杏红深色轻衣。小荷障面避斜晖,分得翠阴归。
  • 4.《和国信子育元韵·其一宋朝·彭汝砺雪馀税马立孱颜,望尽南垂北际山。一段黄云凝不散,胡人说是瓦桥关。
  • 5.《送徐仲盟还松江元朝·张端十年不见南州士,吴下相逢涕泗横。鬓发苍苍俱老大,襟怀耿耿尚峥嵘。年来江上鱼无味,夜半云閒鹤有声。明日扁舟入空阔,岸花汀草不胜情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