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京道中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半夜秋声触断蓬,百年身事算成空。祢生词赋抛江夏,
汉祖精神忆沛中。未必他时能富贵,只应从此见穷通。
边禽陇水休相笑,自有沧洲一棹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咏史二十二首·其十七·唐高祖宋朝·赵戣唐室恢新造,秦王有大功。一人居北极,太子在东宫。
  • 2.《杂言·其二十九元朝·张达造父昔善驭,抑纵不穷马。鸣鸾日有节,辙迹遍天下。贱工何拘拘,挥箠不遑舍。终焉尽马力,奔弊伤解瓦。哲人契斯理,为治尚宽假。艰虞惧衔橛,绥抚道安雅。亿兆奚可穷,谁其...
  • 3.《县津夜泊明朝·白光勋旅泊依津口,重游属暮年。钟声隔岸寺,人语渡湖船。月上蒹葭远,灯横岛屿连。夜深风更急,落雁不成眠。
  • 4.《祝融峰明朝·朱维京独立苍茫有所思,江涵秋影雁来时。直从七泽窥三峡,俯瞰千峰入九嶷。桧柏自深岳帝庙,风云常护禹王碑。石桥一线通天路,咫尺仙踪不可随。
  • 5.《扬州四首·其二清朝·牛焘六代繁华付白鸥,尚馀明月在扬州。烟花难觅仲舒宅,风雨全迷太子楼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