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怀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石径松轩亦自由,谩随浮世逐飘流。驽骀路结前程恨,
蟋蟀床生半夜秋。掩耳恶闻宫妾语,低颜须向路人羞。
虽教小事相催逼,未到青云拟白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淹延未得共山居,愁积胸肠万斛馀。致远自伤无巨翮,临危谁肯借安车。油幢金印男儿事,碧水青山隐者庐。穷达计谋今已决,故人天际亦思予。
  • 2.《次韵题罢徭亭宋朝·释德洪闻君新构罢徭亭,邂逅河源又报清。郡郭不输天子赋,溪山偏协野人情。唐虞暇日饶耕凿,秦汉当年浪战争。风月倚栏如可借,待携斗酒话升平。
  • 3.《靖节祠宋朝·释祖可靖节非傲世,带耻为人束。郁然霜雪姿,受正如松独。高歌归去来,自种松与粟。寓意琴书间,处己审缨足。倾觞三径醉,颓然忘宠辱。江山有遗迹,庶以拯流俗。
  • 4.《春雨明朝·朱妙端湿云漠漠雨如丝,花满西园蝶未知。金屋晓寒莺语涩,画楼春晚燕归迟。宫桃有恨啼红泪,烟柳多情敛翠眉。檀板金尊久寥落,孤城愁听角声悲。
  • 5.《城中遣怀明朝·吴琏投老卧州城,山村月未明。旧齑春味好,新韭晓香清。黄卷儿童业,芳樽故旧情。一心随所寓,踪迹任浮萍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