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丁明府赴紫溪任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金徽玉轸肯躇蹰,偶滞良途半月馀。楼上酒阑梅拆后,
马前山好雪晴初。栾公社在怜乡树,潘令花繁贺版舆。
县谱莫辞留旧本,异时量度更何如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唐朝·李白绿水接柴门,有如桃花源。忘忧或假草,满院罗丛萱。暝色湖上来,微雨飞南轩。故人宿茅宇,夕鸟栖杨园。还惜诗酒别,深为江海言。明朝广陵道,独忆此倾樽。
  • 2.《伤悼前蜀废国唐朝·远公乐极悲来数有涯,歌声才歇便兴嗟。牵羊废主寻倾国,指鹿奸臣尽丧家。丹禁夜凉空锁月,后庭春老谩开花。两朝帝业都成梦,陵树苍苍噪暮鸦。
  • 3.《依韵和李审言见赠叙旧宋朝·沈遘自与公家三世旧,坐看高闬压亨衢。楩楠屡构明堂厦,麟凤更参圣代符。结友固应皆以义,论诗何独取于愚。归舟早晚乘潮度,犹得西湖一笑无。
  • 4.《一览台元朝·蔡廷秀天游峰顶看溪山,万壑千岩一览间。夜半道人朝斗罢,坐听飞瀑响潺潺。
  • 5.《观物明朝·李贤闲来观物到园东,天理流行在在同。方沼雨晴看跃鲤,层霄云净见飞鸿。春畦苗长随宜绿,晓树花开任意红。并育宣明情固适,还将此道细研穷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