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崔庆孙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故人何处又留连,月冷风高镜水边。文阵解围才昨日,
醉乡分袂已三年。交情澹泊应长在,俗态流离且勉旃。
还拟山阴一乘兴,雪寒难得渡江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长相思·游西湖宋朝·康与之南高峰,北高峰,一片湖光烟霭中。春来愁杀侬。郎意浓,妾意浓。油壁车轻郎马骢,相逢九里松。
  • 2.《郊庙歌辞·周朝飨乐章·忠顺唐朝·不详岁迎更始,节及朝元。冕旒仰止,冠剑相连。八音合奏,万物齐宣。常陈盛礼,愿永千年。
  • 3.《隐求斋·其二宋朝·林汝砺朝同猿鸟吟,暮与麋鹿游。吾生有良愿,舍此当安求。
  • 4.《春暮见莺明朝·石宝百花开尽见莺流,一啭能添数种愁。巧舌傍人何太苦,春光随水已难留。心惊陌上谁家笛,梦破城南少妇楼。柳色万行听不断,莫牵诗思到扬州。
  • 5.《秋夜寄何伯友·其一明朝·伍瑞隆两夜霜渐白,一山秋尽红。门疏蒋翊客,心忆淮南丛。海气槛前树,雁声天末风。怜君不得见,搔首嗟飞蓬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