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梁王雪里有深知,偶别家乡隔路岐。官品共传胜曩日,
酒杯争肯忍当时。豫章地暖矜千尺,越峤天寒愧一枝。
还有钓鱼蓑笠在,不堪风雨失归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千金赠明朝·李东阳相门深深夜不扃,百年恩重千金轻。二人辞受本同情,君王但赏辞金名。呜呼!一桧死,一桧生。君王孤立臣为朋,谁哉更问胡邦衡。
  • 2.《梧叶儿·檐头溜元朝·杨朝英檐头溜,窗外声。直响到天明。滴得人心碎,聒得人梦怎成?夜雨好无情,不道我愁人怕听!
  • 3.《送张师圣升察掾元朝·贡士源清宪肃文治,霜台进时髦。翩然黄鹄举,迹与秋云高。伊昔来江东,才华冠英曹。清风动莲幕,劲气生紫毫。爰因休沐暇,啸咏出兰皋。粲粲明月珠,煌煌宫锦袍。因之寓奇赏,慰我...
  • 4.《送文达甫赞善宋朝·吕陶洪河一曲晋溪滨,自有馀波及四邻。循吏风声今慕昔,淡交情味故如新。江山极目登临远,岁月惊心聚散频。无限名园费吟赏,化工偏与洛阳春。
  • 5.《石鼓书院元朝·实默巴延云开衡岳放新晴,旧客今为万里行。二水合流浮石鼓,一声回雁落山城。朱陵不改千年迹,绿净重登六载情。多谢岁寒三二友,殷勤握手笑相迎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