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暮寄裴郎中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晓发星星入镜宜,早年容易近年悲。敢言得事时将晚,
只恐酬恩日渐迟。南国倾心应望速,东堂开口欲从谁。
仙郎旧有黄金约,沥胆隳肝更祷祈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水调歌头·昵昵儿女语宋朝·苏轼欧阳文忠公尝问余:“琴诗何者最善?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。公曰:此诗最奇丽,然非听琴,乃听琵琶也。余深然之。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,乞为歌词。余久不作...
  • 2.《夜筝唐朝·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,自弹自感暗低容。 弦凝指咽声停处,别有深情一万重。
  • 3.《咏史二首·其二唐朝·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何须琥珀方为枕,岂得真珠始是车。远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蛇。几人曾预南薰曲,终古苍梧哭翠华。
  • 4.《病中有怀宋朝·李彭江城春事还,温风搅清昼。花药粲以繁,好鸟俱应候。客中维摩病,何心折杨柳。黄鹂劝窥园,于我意颇厚。缅怀赵明府,倾盖真若旧。翩翩佳公子,弈弈名世胄。笔可扛龙文,识足...
  • 5.《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·其十一明朝·朱浙欢情旧事空回首,死别生离愁奈何。多少邻姬随贾客,瘦容枯眼泪痕多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