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泊义兴戏呈邑宰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溪畔维舟问戴星,此中三害有图经。
长桥可避南山远,却恐难防是最灵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唐朝·李益微风惊暮坐,临牖思悠哉。开门复动竹,疑是故人来。时滴枝上露,稍沾阶下苔。何当一入幌,为拂绿琴埃。
  • 2.《题危太朴检讨借船图次叶敬常编修韵元朝·张仲深独怀十载竹书光,今日追游越水乡。棹发钱湖情浩浩,梦回梵宇月凉凉。莼丝入豉春流滑,菰米舂云晚饭香。内翰新诗费题品,定应风物引杯长。
  • 3.《忆秦娥·端午明朝·李确思悠悠。王孙不见水空流。水空流。潇湘烟雨,寂寞兰舟。而今身世两难投。但把清尊断送愁。断送愁。朝歌燕市,暮宿秦楼。
  • 4.《秋夜清朝·毛媞漏永银河影渐低,楼头明月又沈西。五更展转不成寐,四壁虫声几样啼。
  • 5.《送吴司李拂衣·其一明朝·沈守正马首青山伴客行,秋风一叶似官轻。留宾无复陈惊座,嫚骂谁容弥正平。弛担簿书催酒散,跳波珠玉斗诗成。延陵簪笏辉前后,五柳新栽别有名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