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夕对月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夜月色可掬,倚楼聊解颜。未能分寇盗,徒欲满关山。
背冷金蟾滑,毛寒玉兔顽。姮娥谩偷药,长寡老中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北朝·谢朓灞涘望长安,河阳视京县。白日丽飞甍,参差皆可见。余霞散成绮,澄江静如练。喧鸟覆春洲,杂英满芳甸。去矣方滞淫,怀哉罢欢宴。佳期怅何许,泪下如流霰。有情知望乡,谁能...
  • 2.《已亥杂诗·62清朝·龚自珍古人制字鬼神泣,后人识字百忧集。我不畏鬼复不忧,灵文夜补秋灯碧。
  • 3.《读敲月集元朝·张文斋小山先生信英杰,蚤岁穷经诣丹阙。太学游歌姓字香,京华旅食乡心切。一朝拂袖辞金门,归隐山林计非拙。乐道能存颜子风,干时肯掉苏张舌。筑庵喜延湖海士,大书华匾名敲月。...
  • 4.《游勾漏明朝·何其伟仙令千秋迹,清都百粤洪。灶残烟尚袅,丹化井犹通。慧识偏应断,尘缘迥自空。倘逢馀药鼎,鸡犬入云中。
  • 5.《送袁元约出关兼寄袁自如监军明朝·李云龙君王东顾廑夷氛,义切同仇世莫闻。不谓书生能脱剑,远携荡子去从军。心飞辽海千山月,气结胡天万里云。到日定传淝水捷,谢家兄弟不如君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