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山寺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晚景聊摅抱,凭栏几荡魂。槛虚从四面,江阔奈孤根。
幽径薜萝色,小山苔藓痕。欲依师问道,何处系心猿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大雨元朝·元无名氏城中黑潦,村中黄潦,人都道天瓢翻了。出门溅我一身泥,这污秽如何可扫?东家壁倒,西家壁倒,窥见室家之好。问天工还有几时晴,天也道阴晴难保。
  • 2.《挽崔舍人·其二宋朝·陈苍舒昔宰金渊日,获从二陆游。同朝深自喜,投袂意相稠。□□方惊殁,公乎遽若休。佳城知有日,老泪洒西州。
  • 3.《西湖水平病中赋明朝·李学一湖水即今深几许,征夫伏枕思悠然。芳洲兰芷虚含馥,古刹云山空自妍。祛病日来惟药物,销愁时复有诗篇。何时得理湖中棹,得与羊求结社缘。
  • 4.《望江南·无题明朝·李雯钗头玉,常自伴香云。灯晕奄奄成小睡,醒来犹未脱罗裙,月影正中分。闲消闷,刀尺与炉熏。宝帐空垂连理带,香衾慢叠舞鸾纹,玉漏夜深闻。
  • 5.《步杪何氏听潮阁赏梅同伍国开诸子分赋(时有歌子)·其二明朝·李孙宸梅花东阁赋,仙侣武陵招。索笑情何剧,寻源兴不遥。歌喉清并倚,酒户醉相骄。未觉年芳晚,风流事事饶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