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中逢刘知远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吴楚烟波里,巢由季孟间。只言无事贵,不道致身闲。
别渚莲根断,归心桂树顽。空劳钟璞意,尘世隔函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快阁宋朝·李正民万里长江势若倾,登临仍值雨初晴。前山依约云方敛,远树参差晚更明。禅榻静寻僧舍宿,扁舟閒傍钓矶横。时危满目伤心事,谁把留犁再歃盟。
  • 2.《江阴杨使君寄示与杨从事唱和诗一轴奉酬宋朝·沈遘使君嶷嶷下中台,幕府飘飘得上才。仲宝初招庾郎至,微之还遇窦生来。江山满目归吟笔,宾主相忘属酒杯。自愧邻城非胜赏,联章大轴为谁开。
  • 3.《山居·其二明朝·王邦畿高居若天外,茅屋不劳扃。避石松形古,当泉竹脚青。虫声秋入户,山色晚宜亭。更自闻寒籁,林僧夜教经。
  • 4.《和邓玄度少参归兴十首·其八明朝·李云龙浩荡南暝外,逍遥任此身。湖山如往日,烟月待归人。野老能分布,沙鸥不厌贫。纷纷车马客,赢得鬓如银。
  • 5.《任节妇吟明朝·沈鍊白杨多悲风,萧瑟生曲房。二十解簪珥,白首谢容妆。两髦若日月,矢死抱辉光。嗟彼陌上燕,岁岁栖我梁。君子奉高盖,驾言逝何方。哀怨比琴筝,弦促柱以伤。君命一何短,妾命...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