圉城偶作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东望陈留日欲曛,每因刀笔想夫君。
自从郭泰碑铭后,只见黄金不见文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回心院·展瑶席宋朝·萧观音 展瑶席,花笑三韩碧。笑妾新铺玉一床,从来妇欢不终夕。展瑶席,待君息。
  • 2.《桐墩书事明朝·王佐(汝学)桐墩墩上唤华英,舞袖当筵缓缓行。一个神仙张果老,两枝天女董双成。娥眉不解怜秋态,鹤发还能按曲声。邀我暮年同结社,此心已许白鸥盟。
  • 3.《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·其五宋朝·释道潜南窗寄傲一榻,午帐风来卷舒。懒蹑子云陈迹,解嘲更续成书。
  • 4.《八月廿夕起东轩步月明朝·李悌谦今夕何夕耿无眠,揽衣起听更漏传。中秋能隔几夜远,明月已减三分圆。云开数雁影帖地,露冷独鹤声彻天。心情未觉坐来倦,烧灯更读离骚篇。
  • 5.《感怀·其三明朝·沈光文不改栖迟趣,偏因诗酒降。晨风摇远树,夜月照寒缸。地静长留古,心幽岂逐尨。兴来怀友处,结韵老梅桩。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