圉城偶作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东望陈留日欲曛,每因刀笔想夫君。
自从郭泰碑铭后,只见黄金不见文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哭刘司户蕡唐朝·李商隐路有论冤谪,言皆在中兴。空闻迁贾谊,不待相孙弘。江阔惟回首,天高但抚膺。去年相送地,春雪满黄陵。
  • 2.《偶憩景德寺明朝·王三阳一官淡武水,胜刹望东城。衲老僧初补,澜幽寺转清。禅心追八景,宦况愧三生。独有波罗月,分湖彻底明。
  • 3.《至海昏三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我老又穷交旧绝,姓名面目畏知闻。餐痂是病竟不悟,裹饭相从独有君。
  • 4.《咏异石元朝·虞堪观山有奇术,捾此天地根。白云飞不去,一片玉浑沦。
  • 5.《挽宝哥参政元朝·鲁至道香魂俊骨坠深渊,无智无谋亦可怜。妖寇猖狂如有祟,生民凋瘵似无天。芳名苟得千年在,死节应当二日先。欲向西湖酹尊酒,凄风冷雨浪无边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