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凿石山僧院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日夜潮声送是非,一回登眺一忘机。
怜师好事无人见,不把兰芽染褐衣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雍丘崔明府丹灶唐朝·李白美人为政本忘机,服药求仙事不违。叶县已泥丹灶毕,瀛洲当伴赤松归。先师有诀神将助,大圣无心火自飞。九转但能生羽翼,双凫忽去定何依。
  • 2.《风入松·其二宋朝·侯寘东楼烟重暗山光。春意堕微茫。小红嫩绿匀如剪,黯无言、云渡澄江。没处与人消遣,倚阑情寄斜阳。共君今夜举清觞。投老各殊方。痴儿官事何时了,恨花时、潘鬓先霜。唤取客帆...
  • 3.《宋朝·释广闻恶钳锤下现针锋,正眼开时一线通。百匝千重俱劄透,始知个是夜深工。
  • 4.《仲子平下第二首·其一宋朝·释元肇直道干时徒尔劳,归来门径长蓬蒿。朱研玉露点周易,灯拨金花读楚骚。时把渔竿钓烟雨,閒同僧饭荐溪芼。儿曹不会个中意,只管区区问绿袍。
  • 5.《和饮酒·其三明朝·李之世醉翁不在酒,而得酒中情。达士逃于酒,而争酒中名。我亦两置之,陶陶乐其生。醉吟泣风雨,落笔鬼神惊。古来才仙者,多以酒而成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