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赋成无处换黄金,却向春风动越吟。天子爱才虽仄席,
诸生多病又沾襟。柳攀灞岸狂遮袂,水忆池阳渌满心。
珍重彩衣归正好,莫将闲事系升沈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破阵子·柳下笙歌庭院宋朝·晏几道 柳下笙歌庭院,花间姊妹秋千。记得春楼当日事,写向红窗夜月前。凭谁寄小莲。绛蜡等闲陪泪,吴蚕到了缠绵。绿鬓能供多少恨,未肯无情比断弦。今年老去年。
  • 2.《田家谣宋朝·洪刍父耕原上田,子斸山下荒。六月一禾生,官家一开仓。
  • 3.《谒真如悟法述偈宋朝·释道平七颠八倒,业识忙忙。螺江回首处,笑杀谢三郎。
  • 4.《题烟篷宋朝·释法具曹植波澜阔,曾为若士游。江湖流满眼,天地入扁舟。散发邀明月,停杯问白鸥。他年归紫禁,梦亦绕沧洲。
  • 5.《登审山有怀周筼沈进诸子明朝·李麟友长水通梅里,横山近硖川。登临犹可见,惜别已经年。叶落清秋树,鸿飞薄暮天。故人无恙否,却望一凄然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