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人赴职任褒中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物态时情难重陈,夫君此去莫伤春。男儿只要有知己,
才子何堪更问津。万转江山通蜀国,两行珠翠见褒人。
海棠花谢东风老,应念京都共苦辛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慰克加侄明朝·王樵百年容易尽,何事苦劳形。骨健神相守,心虚体自平。
  • 2.《采菱舟元朝·张师曾舟人弭兰棹,采采供菱黄。我意岂在物,以助心清凉。
  • 3.《移居黄冲元朝·潘如瑗西冈西畔翠藤遮,石径斑斑带藓花。閒客敲门来看竹,小童扫叶为煎茶。张琴松下风声细,读易梅边月影斜。潘阆爱山曾入画,闻孙此日又移家。
  • 4.《送林廷诏之广西·其一明朝·佘翔少年词赋拟淩云,岭外愁为两地分。明日听猿经古墓,且将双泪吊刘蕡。
  • 5.《浣溪沙·答平远翁送金桃作明朝·沈榛露井夭桃尽落花。结成红实点丹砂。相贻珍重胜灵瓜。疑是瑶池王母种,柔荑试刨露金芽。东方三窃岂须夸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