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友人归夷门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二年流落大梁城,每送君归即有情。别路算来成底事,
旧游言著似前生。苑荒懒认词人会,门在空怜烈士名。
至竟男儿分应定,不须惆怅谷中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跋四时景画·春宋朝·李錞九江应共五湖连,尺素能开万里天。山杏野桃零落处,分明寒食晓风前。
  • 2.《次韵朱子代兼怀君任教授年兄二首·其一宋朝·周孚吴门南望水漫漫,拟欲高飞欠羽翰。老境思渠甚饥渴,尺书烦子问平安。自知谱牒俱冰氏,敢厌班资但虱官。它日相逢吾有约,秋霜侵鬓折腰难。
  • 3.《馆娃宫清朝·尤怡峰顶曾闻置别宫,艳歌娇舞欲无穷。美人一去碧云冷,行客独来山殿空。香径落花春度曲,古廊依树夜鸣风。登临漫为勾吴感,旧馆荒台处处同。
  • 4.《春归宋朝·严粲抵死连宵雨不休,今朝晴景莫登楼。杜鹃啼得春归了,风里杨花点点愁。
  • 5.《送匀工人谒蔡州使君宋朝·释德洪淮西气宇盖三军,绝似平原旧使君。今日孤城独坚守,疾风劲草昔传闻。龙蛇戏下唯呼姓,翰墨场中亦策勋。想见棠阴谈我处,笑持茗碗辩如云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