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酒阑离思浩无穷,西望维扬忆数公。万里飘零身未了,
一家知奖意曾同。云横晋国尘应暗,路转吴江信不通。
今日便成卢子谅,满襟珠泪堕霜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霓裳中序第一·丙午岁宋朝·姜夔丙午岁,留长沙,登祝融,因得其祠神之曲,曰黄帝盐、苏合香。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,皆虚谱无词。按沈氏乐律“霓裳道调”,此乃商调;乐天诗云“散序六阕”,...
  • 2.《万卷楼登高元朝·黄惟贤潮州书楼天下稀,摩插云汉吞秋晖。人间健步方到得,世上弱羽安能飞。诸君于此兴不浅,乐士与我心无违。拍阑长啸饮义酒,一览众山拳石微。
  • 3.《大仙峡明朝·叶封绝涧通幽径,扶筇择步过。高厓危下鹘,重磴曲如螺。云破鸣泉落,春寒剩雪多。谁言中有地,不识在山阿。
  • 4.《大迓鼓明朝·吾邱瑞兵屯白石窝。焚舟沈釜。誓剿狂奴。安排伏弩沿山坞。休教遁走复归湖。及早攻围。休得错过下丑领众上。
  • 5.《刮鼓令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贴:含容去拜启。望慈颜免怒起。生:红娘姐。如何叫我不恼。贴:试问你京中缘故。转教人轻贱你。从别后喜无虞。新夫人姿容必丽美。比咱小姐料清奇。绣球儿打着做夫妻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