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送朗州张员外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朱轮此去正春风,且驻青云听断蓬。一榻早年容孺子,
双旌今日别文翁。诚知汲善心长在,争奈干时迹转穷。
酬德酬恩两无路,谩劳惆怅凤城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渡辽水唐朝·王建渡辽水,此去咸阳五千里。来时父母知隔生,重著衣裳如送死。亦有白骨归咸阳,营家各与题本乡。身在应无回渡日,驻马相看辽水傍。
  • 2.《过交河作·其二元朝·陈宜甫北去李陵经几秋,筑台憔悴望乡愁。可怜陇右天穷处,不见交河只泪流。
  • 3.《送文中北还宋朝·释德洪瘴海夜成焰,鬼关昼常阴。栅庐馀百家,间见椰子林。居人例推髻,豹狼而衣襟。语言不可读,冥目以意寻。居然不可解,欲问返如瘖。君持使者节,风彩动云岑。轩渠笑时语,万籁...
  • 4.《梅花六咏·其二明朝·李云龙濯魄盈盈立,无花亦自香。更从向暖处,先为逗春光。瘦影浮僧舍,疏枝亚女墙。好呼山上月,还为奏霓裳。
  • 5.《书堂道中清朝·王士祯山势围黄鹄,书堂望愈孤。行幐逐禅侣,荷筱问樵夫。鸟道扪参井,人烟倏有无。入云钟梵近,失喜一相呼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