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…遂成长句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往岁酂侯镇渚宫,曾将清律暖孤蓬。才怜曼倩三冬后,
艺许由基一箭中。言重不能轻薄命,地寒终是泣春风。
凤凰池涸台星拆,回首岐山忆至公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唐朝·李白【其一】洞庭西望楚江分,水尽南天不见云。日落长沙秋色远,不知何处吊湘君。【其二】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?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【其三】洛阳才子...
  • 2.《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唐朝·高适 自从别京华,我心乃萧索。十年守章句,万事空寥落。北上登蓟门,茫茫见沙漠。倚剑对风尘,慨然思卫霍。拂衣去燕赵,驱马怅不乐。天长沧洲路,日暮邯郸郭。酒肆或淹留,渔...
  • 3.《邔县古谚唐朝·佚名邔无东。
  • 4.《梦野亭宋朝·唐恪云梦泽南古景陵,登临聚景在幽亭。几重湛湛陂湖绿,万叠阴阴桑柘青。
  • 5.《赠赵将军镇辽篇明朝·沈鍊辽海长城入塞中,虎符单出远临戎。不因边骑千重突,谁识将军百战功。目数黄沙心不分,手调白羽气偏雄。汉廷复道无名将,独取书生校射宫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