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试后投所知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此日蓬壶两日程,当时消息甚分明。桃须曼倩催方熟,
橘待洪崖遣始行。岛外音书应有意,眼前尘土渐无情。
莫教更似山西鼠,啮破愁肠恨一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于西京守岁唐朝·骆宾王闲居寡言宴,独坐惨风尘。忽见严冬尽,方知列宿春。夜将寒色去,年共晓光新。耿耿他乡夕,无由展旧亲。
  • 2.《澧州水宋朝·沈辽火行厌袢溽,阴雨重为沴。时序亦已僣,衰羸顿知敝。苍茫洞庭上,五江剧奔逝。民阽为鱼忧,浮桴具生计。吾乃羁旅人,高轩俯东势。携持顾未免,仁心安所济。冒轶瓜瓠区,平原...
  • 3.《拟寒山寺·其三十九宋朝·释怀深今生你杀羊,后世羊杀你。两角还两角,一尾偿一尾。假使百千劫,影响无差理。见你气峥嵘,无人敢启齿。
  • 4.《皇甫志道双桂轩元朝·刘绍嘉树日竞爽,月华散秋林。天香下层云,圆影结繁阴。延伫中林士,徘徊尚友心。虚堂耿中夕,晤对成沈吟。自闻燕山谣,或契郤氏忱。雨露日夜滋,芳馨岁年深。希声虽寡和,终竟...
  • 5.《过京口明朝·李奇玉萧条书剑下关河,芳草萋萋客里过。原上莺花三月暮,天涯愁病一身多。海门帆影移丹嶂,山寺钟声到绿萝。入望自知乡国近,那堪斜日听渔歌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