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吴门此去逾千里,湘浦离来想数旬。只见风师长占路,
不知青帝已行春。危怜坏堞犹遮水,狂爱寒梅欲傍人。
事往时移何足问,且凭村酒暖精神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灵隐寺唐朝·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,龙宫锁寂寥。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扪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霜薄花更发,冰轻叶未凋。夙龄尚遐异,搜对涤烦嚣。待入天台路,看...
  • 2.《明堂大礼庆成诗·其一宋朝·程元凤圣心翼翼对苍穹,蒇事明禋协肃雍。玉辂晓升香雾滃,紫坛夜款瑞烟浓。风声应律谐箫管,月色澄空映璧琮。丹凤楼前恩施溥,欢呼三祝效尧封。
  • 3.《漫成·其一宋朝·綦崇礼生平雅志在林溪,故里尘昏未定栖。晚向琼台谐问舍,喜当淮塞罢鸣鞞。出郊剩喜园亭胜,策杖应须酒榼携。随意一觞兼一咏,醉言无次亦无题。
  • 4.《次韵黄元明宋朝·释德洪静室依清几,开书映隙光。悟迷初不隔,语默故难藏。妙可忘情会,深无以意量。临机辨神骏,正要略玄黄。
  • 5.《赠张公子清朝·汪由敦懦术雍容讲艺时,卢前王后感心期。十年未脱诸生籍,一顾终惭国士知。畏垒尚余他日泪,横山仍结故乡思。寒镫萧寺无人问,憔悴西华鬓欲丝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