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乌噪残阳草满庭,此中枯木似人形。只应神物长为主,
未必浮槎即有灵。八月风波飘不去,四时黍稷荐惟馨。
南朝庾信无因赋,牢落祠前水气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过扬子望金山怀南屏师宋朝·沈辽沧溟有馀力,扬子生狂澜。素秋将西渡,伫立成盘桓。吾岂怀土人,苦厌世事艰。自念从此去,何时复丘樊。
  • 2.《北门竹枝词十首·其二清朝·方仁渊孙祠堂内小勾留,花木萧疏景致幽。对坐石台誇茗战,木樨香送晚风柔。
  • 3.《次韵阮承书咏桃花菊六月开宋朝·慕容彦逢怪来篱下欲成蹊,菊似桃花赏客迷。清郁虽同彭泽径,娇红全是武陵溪。露沾宿蕊金丝润,日炙繁英玉叶低。占断春光与秋色,薰风特地与留题。
  • 4.《和彭文见寄明朝·吴琏头白纷纷任世嗔,野怀幽兴逐年新。闲中白昼我为我,忙里红尘人自人。浮云忽舒忽复卷,尺蠖俄屈俄还伸。人间冷暖浑无定,律转阳和即是春。
  • 5.《西湖竹枝词·其二明朝·吴本泰荠麦青青三月三,看看草色暗湖南。忙催姊妹烧香去,戴胜来时又养蚕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