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双鱼迢递到江滨,伤感南陵旧主人。万里朝台劳寄梦,
十年侯国阻趋尘。寻知乱后尝辞禄,共喜闲来得养神。
时见齐山敬亭客,不堪戎马战征频。
曾逐旌旗过板桥,世途多难竟蓬飘。步兵校尉辞公府,
车骑将军忆本朝。醉里旧游还历历,病中衰鬓奈萧萧。
遗簪堕履应留念,门客如今只下僚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早桂宋朝·翁挺山深风露易凄清,树老于人若有情。万里好秋寻不见,一花香处便分明。
  • 2.《再用前韵·其一宋朝·许景衡得贤一语可书绅,妙选由来属世臣。千里方能辨驽骥,四灵安可后龟麟。共看再造恢王业,肯使中原杂战尘。闻有皇都近消息,眉间喜气已津津。
  • 3.《赠郑观察明朝·佘翔封书早奏建章宫,揽辔闽中职事雄。使者还持三尺法,行人争避五花骢。分屯远近筹边策,转饷东南煮海功。匣里惭非明月璧,凭君一盼气如虹。
  • 4.《夜泊闻歌明朝·李世熊鸣滩扶梦殢香残,酒醒风声送月凉。孤影却怜乌匝苦,峰青江白一天霜。
  • 5.《雨后观音门渡江清朝·王士祯饱挂轻帆趁暮晴,寒江依约落潮平。吴山带雨参差没,楚火沿流次第生。名士尚传挥扇渡,踏歌终怨石头城。南朝无限伤心史,惆怅秦淮玉笛声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