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代:宋朝|作者:沈约|

连峰竟无已,积翠远微微。寥戾野风急,芸黄秋草腓。

我来岁云暮,于此怅怀归。霜雪方共下,宁止露沾衣。

待余两岐秀,去去掩柴扉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柳含烟·章台柳五代·毛文锡 章台柳,近垂旒,低拂往来冠盖。朦胧春色满皇州,瑞烟浮。直与路边江畔别,免被离人攀折。最怜京兆画蛾眉,叶纤时。
  • 2.《幔亭峰宋朝·陈梦庚山中别是一桃源,綵屋虹桥影不存。山下人痴犹自说,排檐元是武夷孙。
  • 3.《偈颂一一二首·其四宋朝·释清远昨朝六月二十六,无角铁牛生四足。哮吼一声人未知,撼动天关并地轴。只履又西归,唱罢胡家曲。可怜末后太分明,无限清声遍溪谷。
  • 4.《宝林院元朝·严士贞断香浮月暮钟微,石径生苔屐齿稀。犬吠白云知客至,猿升青嶂玩僧归。空山振锡金环响,深夜谭禅玉麈挥。一自心心相继后,宗门谁更说传衣。
  • 5.《无择以游圭峰记及诗见贻辄题数绝于后·其五明朝·李之世谁道云中别有廛,斜阳数点带炊烟。山前石耳无人摘,携得瘿瓢试涧泉。
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(宋、齐、梁朝时期)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。
沈约是齐、梁文坛的领袖,学问渊博,精通音律,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,要求以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,避免八病,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。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、对仗,时号“永明体”,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。著作有《宋书》、《沈隐侯集》辑本二卷。又曾著《四声谱》、《齐纪》等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