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游方山应诏诗

朝代:宋朝|作者:沈约|

清汉夜昭皙,扶桑晓陆离。发歌摐阳下,建羽朝夕池。

摐金浮水若,耸跸诏山祗。一沾九霄露,藜藿终自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春江渔父图元朝·杨维桢一片青天白鹭前,桃花水泛住家船。呼儿去换城中酒,新得槎头缩项鯿。
  • 2.《追和李谪仙元朝·吕不用支郎遁沃洲,江州司马记中求。归帆拂天姥,杜陵野老诗中睹。万山从此空纵横,截天拔出东南城。势如周王坐镐京,臣妾亿兆心皆倾。太白平生慕东越,梦里分明招日月。上山日在...
  • 3.《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·其八宋朝·陆佃尽日经营对广除,旁边奴婢亦诗书。俱飞蛱蝶浑相学,共戏鞦韆祇并居。说著定应成脍炙,买栽真是置篦梳。更嫌病眼无凭据,细看元来玉不如。
  • 4.《紫溪庵明朝·安君山载醪遥指万松庵,巀嵲城西第一山。檐迥平看云聚散,林深侧听鸟间关。披襟岸帻尘嚣外,寻壑经丘紫翠间。幽兴方浓天欲暝,结庐何日遂吾閒。
  • 5.《题黄鹤山樵画清朝·王士祯忆昨茅斋雪霁时,地垆松火夜谈诗。春风骑马长安去,如此溪山坐付谁。
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(宋、齐、梁朝时期)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。
沈约是齐、梁文坛的领袖,学问渊博,精通音律,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,要求以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,避免八病,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。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、对仗,时号“永明体”,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。著作有《宋书》、《沈隐侯集》辑本二卷。又曾著《四声谱》、《齐纪》等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