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咏二首·其二·脚下履

朝代:宋朝|作者:沈约|

丹墀上飒沓,玉殿下趋锵。逆转珠佩响,先表绣袿香。

裾开临舞席,袖拂绕歌堂。所叹忘怀妾,见委入罗床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延祚寺留题·其一宋朝·高逸已向灵峰得胜游,更来延祚少迟留。高槐叶密晴无日,广厦檐深气似秋。嘉果摘将聊自食,新诗吟就与谁酬。一瓶一钵能随分,休把身心妄处求。
  • 2.《爱日堂明朝·王汝玉羲和不停驭,孝子多隐忧。譬彼川上波,逝者无回流。寸草徒有心,春晖谅难酬。豺獭欲思报,昊天极悠悠。谁挥鲁阳戈,为请飞光留。
  • 3.《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·其六明朝·王渐逵圣世崇作述,礼乐嘉虞周。猃狁窥朔方,檄书动明旒。嗟予蹇迂谬,抗颜出山丘。一朝上封事,疾者如寇仇。文犹既已违,武志亦未酬。慷慨动悲歌,但为识者羞。居诸忽已遄,冥心...
  • 4.《寄朱彝尊明朝·王邦畿白雪文章白玉人,见时犹悔别时频。何如潮水皆通海,一令梅花隔远春。
  • 5.《次韵思忠奉议民瞻知丞唱酬佳句宋朝·释德洪两诗清于玉堂卧,气如汉军争袒左。高轩想见连璧来,辗我门前碧苔破。为君哦此万籁簧,楚音变尽馀微些。文章自然真吐凤,句拙见之那敢和。高材要当万钱食,小邑折腰坐饥饿。...
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(宋、齐、梁朝时期)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。
沈约是齐、梁文坛的领袖,学问渊博,精通音律,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,要求以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,避免八病,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。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、对仗,时号“永明体”,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。著作有《宋书》、《沈隐侯集》辑本二卷。又曾著《四声谱》、《齐纪》等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