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筝诗

朝代:宋朝|作者:沈约|

秦筝吐绝调,玉柱扬清曲。弦依高张断,声随妙指续。

徒闻音绕梁,宁知颜如玉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樵夫宋朝·萧德藻一担干柴古渡头,盘缠一日颇优游。归来涧底磨刀斧,又作全家明日谋。
  • 2.《别觉山洪道长二首·其一明朝·王渐逵觉山生何幸,乃在程朱乡。慧悟既成性,进脩倍精强。源流溯有自,孕毓乃其常。圣贤千载寄,岂在山与江。人心迥代禅,旷世遥相望。樵云喜深慰,得见君子光。心事语契合,神交...
  • 3.《送文焕明朝·石宝此日河边柳,萧萧已过秋。如何对离别,还复有歌讴。山色连波动,云光入树浮。肯令悃愊吏,卒岁但优游。
  • 4.《文与叔山园十咏·其二·鸟鸣涧明朝·何吾驺羽翼既已好,鸣声涧水深。不听惊人韵,谁知求友心。
  • 5.《得王玠石书言及豆苗为虫所食明朝·吴骐美人离别动经年,灯下欣看尺素传。落落晨星伤聚散,盈盈天汉阻缠绵。凤凰久失丹山树,螟螣休侵彭泽田。念我饥驱长作客,穷愁相对一潸然。
沈约的诗词曲代表作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(宋、齐、梁朝时期)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。
沈约是齐、梁文坛的领袖,学问渊博,精通音律,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,要求以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文,避免八病,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。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、对仗,时号“永明体”,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。著作有《宋书》、《沈隐侯集》辑本二卷。又曾著《四声谱》、《齐纪》等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