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门秋思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张维屏|

天半清霜压怒雕,嵯峨楼观倚丹霄。白河雁去传秋信,紫禁人归赋早朝。

梦里蓬蒿蜗舍远,眼中尘土马蹄骄。思乡怀古愁如海,转觉名心似落潮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人出使宋朝·冯璧阳春有脚苏疲瘵,水镜无心照洁污。九道澄清天意切,人才一一似君无。
  • 2.《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·其一宋朝·刘挚左右青林抱邃深,径随苍藓上烟岑。陵迁渐失三湘事,春远闲伤万里心。我爱白云亲鸟道,谁临沧海较蹄涔。北栏曾指鸿归处,杳邈乡山不可寻。
  • 3.《送仁侄宋朝·释月涧恶业相从十五年,未尝蹉口教参禅。而今年老心孤甚,三十乌藤趁上船。
  • 4.《用先叔祖韵寿薛鹤斋道人元朝·虞堪练海秋风若捲涛,辽天得与鹤同遨。人间不老三花树,天上初分五色桃。甲子每书聊自记,姓名千载复谁逃。等閒谈笑重阳近,又向樽前一举螯。
  • 5.《寓目元朝·虞堪天远水复遥,白鸟独长往。当从息机人,发此天际想。
张维屏的诗词曲代表作

张维屏(1780-1859年),字子树,号南,又号心子,晚号珠老渔,广东番禺(今广东省广州市)人,爱国诗人。嘉庆九年(1804年)中举人,道光二年(1822年)中进士,因厌倦官场黑暗,于道光十六年(1836年)辞官归里,隐居“听松园”,闭户著述。
张维屏少时就有才,闻名乡里。鸦片战争爆发后,张维屏目睹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,激发了爱国热情,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《三元里》,赞扬陈连升、葛飞、陈化成捐躯报国的《三将军歌》等。这些诗篇在当时流传很广,影响很大,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的有力武器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可贵资料。已故的著名文学家阿英(钱杏邨)曾称赞张维屏的这些诗是鸦片战争中“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”的“英雄史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