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村春晓

朝代:清朝|作者:张维屏|

鸡鸣山外村,村树晓烟碧。人行细雨中,一路看春麦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郤仲辅开化寺三首·其三宋朝·吕陶烟岚深处几千重,难向丹青写物容。层阁试凭窥百里,函经慵读倚双松。乔林乍响因秋籁,栖鸟频惊为晚钟。莫笑下山犹怅望,浪仙平昔爱三峰。
  • 2.《挽晁端友著作二首(其子补之来求)·其一宋朝·毕仲游好学五车富,轻财四壁贫。风流汉家令,文物晋诗人。门户青毡旧,穷途白发新。招魂谁解意,惭愧屈灵均。
  • 3.《送德远枢密初召赴经筵宋朝·张守长驱敌骑傍淮淝,又是忠贤许国时。扶义东吴回日毂,宣威西蜀正参旗。暂逢贝锦辞黄阁,却续金华上赤墀。联事乌台馀病骨,仰看麟阁写英姿。
  • 4.《哭季女二首·其二明朝·何瑭女死未及殇,其母昼夜啼。痛念父子恩,亦复为酸嘶。叩门来知己,慰释巧言词。有生会归尽,寿夭理亦齐。伤生遗亲忧,过哀岂非迷。揽涕谢训言,仰视白日西。安得千斛酒,终朝...
  • 5.《西江月·秋泛明朝·吴桢极目烟波渺渺,停舟新秫家家。橹声咿轧战风鸦,寂寞寒潮西下。呼我扫愁红友,看残篱畔黄花。人生适意不须他,竹屋蓬窗聊且。
张维屏的诗词曲代表作

张维屏(1780-1859年),字子树,号南,又号心子,晚号珠老渔,广东番禺(今广东省广州市)人,爱国诗人。嘉庆九年(1804年)中举人,道光二年(1822年)中进士,因厌倦官场黑暗,于道光十六年(1836年)辞官归里,隐居“听松园”,闭户著述。
张维屏少时就有才,闻名乡里。鸦片战争爆发后,张维屏目睹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,激发了爱国热情,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《三元里》,赞扬陈连升、葛飞、陈化成捐躯报国的《三将军歌》等。这些诗篇在当时流传很广,影响很大,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的有力武器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可贵资料。已故的著名文学家阿英(钱杏邨)曾称赞张维屏的这些诗是鸦片战争中“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”的“英雄史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