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谏议祠

朝代:清朝|作者:顾炎武|

皂囊青史漫传名,白日黄泉气未平。自古国亡缘宦者,可怜身没尚书生。

荒阡草长妖狐出,旧驿风寒劣马行。一自德陵升驭后,山河祠庙总沦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虞山记清朝·沈德潜 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,屡欲游,未果。辛丑秋,将之江阴,舟行山下,望剑门入云际,未及登。丙午春,复如江阴,泊舟山麓,入吾谷,榜人诡云:“距剑门二十里。...
  • 2.《袁长官女诗·其一·摘萱草吟唐朝·不详彼见是忘忧,此看同腐草。青山与白云,方展我怀抱。
  • 3.《听了公孙弹琴宋朝·李彭商飙吹菰蒲,船官双停桨。中有陈太丘,堂堂道弥广。容我拜床下,凛然增妙想。碧洞名家儿,侍立资开爽。取琴为我弹,襟怀自恢朗。兰芽弄徽弦,岩谷发佳响。乃翁琮璧姿,风气...
  • 4.《破寺元朝·张仲深破寺依山杪,平湖绕四围。霜风吹客鬓,水气湿人衣。渔舸鸣榔急,吟篷载酒归。晚来閒物色,坐览岁华非。
  • 5.《印佥判宋朝·释元肇才业魁多士,英声早岁驰。宦涂将晚达,贤路有深知。月借山城白,风飘鼓角悲。用公浑不尽,珠树照清时。
顾炎武的诗词曲代表作

顾炎武(1613.7.15—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
他一生辗转,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,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,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,被誉为清学“开山始祖”。顾炎武学问渊博,于国家典制、郡邑掌故、天文仪象、河漕、兵农及经史百家、音韵训诂之学,都有研究。晚年治经重考证,开清代朴学气。其学以博学于文,行己有耻为主,合学与行、治学与经世为一。多伤时感事之作。
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