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暮与晓沧游西湖山作六首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紫竹庵空剩碧漪,游人还说放生池。空明一片湖心水,枯柳残荷太守碑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咸阳王功德诗·其十八元朝·吴当诜诜孙子,有引无替。太史作诗,式昭永世。
  • 2.《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·其一宋朝·释德洪对眠偶此风雨夕,又近寒岩槲叶村。谢昼未焚风鉴在,韦郎不见语言存。岁时暗觉持山去,忧患空惊斫水痕。绿发彫零心已死,成蹊桃李落华分。
  • 3.《送金开府还武林·其三明朝·佘翔东南深保障,行止却踟躇。羽檄今初定,军储更有馀。自甘隐豹意,那问乐羊书。父老并州泪,攀留拥后车。
  • 4.《秋渔明朝·岑徵蒹葭江岸阔,去住信烟波。酒美秋成贱,鱼肥水落多。披霜收晒网,带月枕渔蓑。莫问行吟客,沧浪鼓枻歌。
  • 5.《送施武陵之盐官丞明朝·沈鍊世皆卑道拙,余独叹才难。珥笔开千卷,抠衣博一官。戒行车骑急,饯别酒杯宽。吴会多山水,题诗好寄看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