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诗二十首·其十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汴京纳土说钱王,陌上看花兴未忘。留得家风忠孝在,相公裁表进姚黄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飞龙引二首·其二唐朝·李白鼎湖流水清且闲,轩辕去时有弓剑,古人传道留其间。后宫婵娟多花颜,乘鸾飞烟亦不还,骑龙攀天造天关。造天关,闻天语,屯云河车载玉女。载玉女,过紫皇,紫皇乃赐白兔所捣...
  • 2.《僧从事文字禅三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一麟众角失精彩,尺璧千崖发耿光。借面北人无四目,独馀方寸是慈祥。
  • 3.《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·其三明朝·何吾驺偶作金台侣,偏惊雪调骈。隆中犹抱膝,稷下半谈天。危坐时终日,狂歌忽几年。芙蓉江上梦,秋色想联翩。
  • 4.《寄傅贞甫明朝·李孙宸春日同为襆被行,旧游相忆每关情。正怜越鸟分南浦,尚遣江鱼到蓟城。冰署不妨官养病,梅花何处驿传声。相期五岳俱强健,婚嫁曾不了尚平。
  • 5.《岣嵝山房明朝·沈守正求仙胜事巳尘埃,卜筑岿然驾壑开。绝涧翠深惊鹿起,虚廊云满误禽来。塳间似识丹砂气,林外时招白足陪。泉响松声长在耳,信非丝竹自悠哉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