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诗二十首·其十六

朝代:清朝|作者:丘逢甲|

绝代才人集影园,宫袍黄染墨香温。扬州风月群花笑,争捧金罍上状元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唐朝·李白浪动灌婴井,寻阳江上风。开帆入天镜,直向彭湖东。落景转疏雨,晴云散远空。名山发佳兴,清赏亦何穷。石镜挂遥月,香炉灭彩虹。相思俱对此,举目与君同。
  • 2.《经火山唐朝·岑参 火山今始见,突兀蒲昌东。赤焰烧虏云,炎氛蒸塞空。不知阴阳炭,何独烧此中?我来严冬时,山下多炎风。人马尽汗流,孰知造化工!
  • 3.《史院席上次首相吴公元韵宋朝·黄履礼攽三事宴,史发两朝馀。偶缀金闺彦,来紬石室书。法良司马不,辞措子游欤。盛事逢衰懒,重须读五车。
  • 4.《梅花百咏·其七十七·心地明朝·李江禀性由来得甚么,令人爱处境如何。露滋雨润仁为地,雪白风清义是柯。春意自怜莺未觉,粉墙不惹蝶来过。故园寸地虽云窄,个处生香那在多。
  • 5.《黎君选陶子昭黄逢永春早过访旋附婚船遄归赋此寄之明朝·李孙宸江乡久矣侍清词,况是风光子夜时。倒屣似迎春色至,回船真负剡溪期。人归苏岭闻鸾啸,箫傍秦楼听凤吹。春酒渐浓花渐好,重来同醉绿杨堤。
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,汉族,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(今广东蕉岭),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,1887年中举人,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1895年523日,任义勇军统领;1895年秋内渡广东,先在嘉应和潮州、汕头等地兴办教育,倡导新学,支持康梁维新变法;1903年,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;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、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,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,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。中华民国建国后,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。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,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,终年48岁。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