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二王帖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姚鼐|

写付官奴论一通,千秋俯首有涪翁。自怜无力收遗本,梁帝何尝擅折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圣驾阅城明朝·王章秋色当楼满,崇闉奠帝居。虎门横雉堞,凤吹导龙舆。峻坂云临近,封泉地络舒。翠华回辇处,嵩舞遍丹除。
  • 2.《春郊漫兴·其一明朝·伍瑞隆初春野外游,策杖解重裘。暖入烟光嫩,寒轻山翠幽。隔花遥劝酒,爱竹近移舟。幽事那能说,芳期自可留。
  • 3.《赠道会涂志清领职归宜黄明朝·朱彦昌羽衣来自五云端,策赐黄麻墨未乾。梅福南昌成吏隐,葛洪勾漏本仙官。一声白鹤横江夜,三尺青蛇出袖寒。归到凤山春满屋,绛桃花发绕江干。
  • 4.《长安行明朝·吴麟瑞长安多冠盖,轮鞅日夜驰。更代无旧轨,荣悴迁瞬时。去来各有营,懊丧常半之。马上共挥手,岐路复多岐。谋面且造次,况乃言心期。伊余类海鸟,饮啄安水湄。矫首视天汉,犹怪...
  • 5.《玉峡关明朝·杜敩太行盘盘,横厉中原。近引河朔,遥缀昆仑。太原大梁,为国雄藩。壶关林虑,界于花园。鸟道崎仄,轮催马烦。怪石罗列,熊举豹蹲。连崖壁立,屹如墉垣。绝顶中断,是曰风门。...
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

姚鼐(nài)(1731~1815)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
乾隆十五年(1750)中江南乡试,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授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改主事,曾任东、湖南副主考,会试同考官。三十八年(1773)入《四库全书》馆充纂修官,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。旋归里,以授徒为生,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,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。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,书艺亦佳。著有《惜抱轩文集》16卷、《文后集》12卷、《惜抱轩诗集》10卷、《笔记》10卷、《尺牍》10卷、《九经说》19卷、《三传补注》3卷、《五七言今体诗钞》18卷,辑成《古文辞类纂》75卷。

姚鼐文宗方苞,师承刘大櫆,主张“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”,在方苞重义理、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,提出“文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者不可偏废,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。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