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二王帖·其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姚鼐|

古人已与不传亡,优劣谁堪品二王。地下右军如可作,讵将知己许文皇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命子晋朝·陶渊明其一悠悠我祖,爰自陶唐。邈焉虞宾,历世重光。御龙勤夏,豕韦翼商。穆穆司徒,厥族以昌。其二纷纷战国,漠漠衰周。凤隐于林,幽人在丘。逸虬绕云,奔鲸骇流。天集有汉,眷...
  • 2.《千门化·其七·化三衣七首唐朝·敦煌曲子虽是僧。性闲暇。唯有炎凉未免也。除非证果离胞胎,这回不向千门化。
  • 3.《题朱德裕诗卷后丁元晖携来宋朝·周孚斯文久寒盟,袖手空岁月。缅怀建安初,绝叹永嘉末。逢君云阳城,尚得慰饥渴。袖中百篇诗,与世殊轨辙。不补义山亡,可续浪仙绝。此言吾敢妄,老臂常九折。向来虽数见,迩者...
  • 4.《云庵生辰十一首(原注:后有政和二年琼南时作。)·其七宋朝·释德洪面目分明画里传,浑如父母未生前。此真若信同十智,三要方知具一玄。无语临机成渗漏,粗心开口堕情缘。老儿今日亲分付,不写题衔款识全。
  • 5.《楼桑村明朝·朱茂时炎炎支一木,古道在楼桑。梦寐锦城杳,风云翠葆凉。不蚕村女拙,馈椹野人忙。八百成都瘁,幽兹叶有光。
姚鼐的诗词曲代表作

姚鼐(nài)(1731~1815),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
乾隆十五年(1750)中江南乡试,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授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改主事,曾任东、湖南副主考,会试同考官。三十八年(1773)入《四库全书》馆充纂修官,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。旋归里,以授徒为生,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,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。一生勤于文章文双绝,书艺亦佳。著有《惜抱轩文集》16卷、《文后集》12卷、《惜抱轩诗集》10卷、《笔记》10卷、《尺牍》10卷、《九经说》19卷、《三传补注》3卷、《五七言今体诗钞》18卷,辑成《古文辞类纂》75卷。

姚鼐文宗方苞,师承刘大櫆,主张“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”,在方苞重义理、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,提出“文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者不可偏废,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。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