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海

朝代:清朝|作者:​吴敬梓|

浩荡天无极,潮声动地来。鹏溟流陇域,蜃市作楼台。

齐鲁金泥没,乾坤玉阙开。少年多意气,高阁坐衔杯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杂怀明朝·王崇简疏篱松影拂前除,闭径常回长者车。适意漫劳康乐屐,忘名不著子云书。岁时花月频沽酒,风雨黄昏独掩庐。最喜诗怀殊健逸,闲吟应可傲樵渔。
  • 2.《东湖秋夜舟泛明朝·王鸣雷归棹湖中月,湖波静不流。鸡声霜白浦,渔岸火红楼。语默空遵水,星辰欲上舟。乳鸦深卧稳,知惯大夫游。
  • 3.《山行次韵杨良卿见寄二首·其二宋朝·苏过出谷泉声已转雷,忽惊山断见离堆。寻溪便欲挐舟去,留取他时雪夜来。
  • 4.《古意四首·其二明朝·石宝君情薄如叶,妾貌莹如雪。叶落雪成冰,孤房夜凛冽。
  • 5.《溪声明朝·李之世若道水无情,溪声流不已。一雨掩山窗,怀人清到耳。
​吴敬梓的诗词曲代表作

吴敬梓(1701—1754年),字敏轩,一字文木,号粒民,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。汉族,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。因家有“文木房”,所以晚年自称“文木老人”,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,故又称“秦淮寓客”(现存吴敬梓手写《兰亭序》中盖有印章:“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”)。幼即颖异,善记诵。稍长,补官学弟子员。尤精《文选》,赋援笔立成。不善治生,性豪迈,不数年,旧产挥霍俱尽,时或至于绝粮。 雍正十三年(一七三五),巡抚赵国辚举以应“博学鸿词”,不赴(参加了学院,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,因病未延试)。移家金陵,为文坛盟主。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山麓,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。资不足,售所居屋以成之,家因益贫。晚年,自号文木老人,客扬州,尤落拓纵。后卒于客中。著有《文木山房文集》十二卷(今存四卷)、《文木山房诗说》七卷(今存四十三则)、小说《儒林外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