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​吴敬梓|

尽日凭阑有所思,夕阳不见野艇移。窗前绿水纹如縠,一夜清霜减旧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江干曲明朝·王梅估客乘潮去,春风几度寒。江潮元有信,日日至长干。
  • 2.《别虎丘山寺明朝·王鸣雷老去别山如别世,三观四看未能忘。鹿行僧径眉毛净,虎印经台爪掌香。疏纸不堪书越绝,斋灯岂为荐吴亡。他朝若忆此山寺,一百八声钟最长。
  • 3.《初赴新定过钱塘江宋朝·张方平飏帆上渔浦,随潮宿雁湾。烟火指富阳,云树连萧山。曲岸蓼花疏,清波鸥鸟閒。江外信清旷,吾心睢洛间。
  • 4.《题广福院宋朝·许广渊溪光山色照天晴,开豁襟怀远眼明。每日风清生竹韵,有时雨过沸滩声。夷犹水上渔舟逸,奋迅檐前燕翼轻。珍重老僧无个事,坐观群动竞经营。
  • 5.《春日招同人游弥陀寺明朝·朱绍昌渐老逢春兴不穷,朋从于我自西东。依尊弱浪无心白,绕树蛮花任意红。松鬣已移碑影上,芰荷犹落水声中。临流缓酌休教醉,还步沙头看竹丛。
​吴敬梓的诗词曲代表作

吴敬梓(1701—1754年),字敏轩,一字文木,号粒民,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。汉族,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。因家有“文木房”,所以晚年自称“文木老人”,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,故又称“秦淮寓客”(现存吴敬梓手写《兰亭序》中盖有印章:“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”)。幼即颖异,善记诵。稍长,补官学弟子员。尤精《文选》,赋援笔立成。不善治生,性豪迈,不数年,旧产挥霍俱尽,时或至于绝粮。 雍正十三年(一七三五),巡抚赵国辚举以应“博学鸿词”,不赴(参加了学院,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,因病未延试)。移家金陵,为文坛盟主。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山麓,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。资不足,售所居屋以成之,家因益贫。晚年,自号文木老人,客扬州,尤落拓纵。后卒于客中。著有《文木山房文集》十二卷(今存四卷)、《文木山房诗说》七卷(今存四十三则)、小说《儒林外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