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​吴敬梓|

绿橙手擘味清嘉,黄菊枝头渐著花。独坐河亭人不到,一帘秋水读南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少年行近现代·蔡和森 大陆龙蛇起,乾坤一少年。②乡国骚扰尽,风雨送征船。③世乱吾自治,为学志转坚。④从师万里外,访友人文渊。⑤□□□□□,□□...
  • 2.《不拜门元朝·张观光则听的这者刺古笛儿悠悠聒耳喧。那驼皮鼓鼕鼕的似春雷健。我向这筵前。筵前。我也曾舞蹁跹。舞罢呵谁不把咱来誇羡。
  • 3.《夏日龙井书事·其二宋朝·释道潜雨过千岩爽气新,孤怀入夜与谁邻。风蝉故故频移树,山月时时自近人。礼乐汝其攻我短,形骸吾已付天真。露华渐冷飞蚊息,窗里吟灯亦可亲。
  • 4.《寄送何卜熙同年由镇江教授之任国子明朝·李孙宸三载同看上苑花,羡君宦况带烟霞。东方已待金门诏,董相还披绛帐纱。六馆秋清悬授简,中泠雨歇忆煎茶。相闻敢忘弹冠意,暂借衡门傲岁华。
  • 5.《咏古玉镜清朝·王遵坦世间铜臭久尘埋,圆璧千年出洛街。晓步相随双凤佩,晚妆应照九鸾钗。微茫斑驳云生面,错落光明月入怀。最好琼楼伴仙子,素娥斜捧上瑶阶。
​吴敬梓的诗词曲代表作

吴敬梓(1701—1754年),字敏轩,一字文木,号粒民,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。汉族,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。因家有“文木房”,所以晚年自称“文木老人”,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,故又称“秦淮寓客”(现存吴敬梓手写《兰亭序》中盖有印章:“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”)。幼即颖异,善记诵。稍长,补官学弟子员。尤精《文选》,赋援笔立成。不善治生,性豪迈,不数年,旧产挥霍俱尽,时或至于绝粮。 雍正十三年(一七三五),巡抚赵国辚举以应“博学鸿词”,不赴(参加了学院,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,因病未延试)。移家金陵,为文坛盟主。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山麓,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。资不足,售所居屋以成之,家因益贫。晚年,自号文木老人,客扬州,尤落拓纵。后卒于客中。著有《文木山房文集》十二卷(今存四卷)、《文木山房诗说》七卷(今存四十三则)、小说《儒林外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