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城楼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沆|

涛声寒泊一城孤,万瓦霜中听雁呼。
曾是绿杨千树好,只今明月一分无。
穹商日夜荒歌舞,乐岁东南困转轮。
道谊既经功利重,临风还忆董江都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枯树赋南北朝·庾信殷仲文风流儒雅,海内知名;世异时移,出为东阳太守;常忽忽不乐,顾庭槐而叹曰:此树婆娑,生意尽矣。   至如白鹿贞松,青牛文梓;根抵盘魄,山崖表里。桂何事而销亡...
  • 2.《王仁裕引谚唐朝·佚名一饮一啄,系之于分。
  • 3.《即事·其三宋朝·李彭纷纷著作能上马,衮衮紫微俱斲窗。韩侯遽绾铜章去,岂坐双流带二江。
  • 4.《拟古二首·其二明朝·李悌谦盈盈楼上女,皎皎扬青眉。向天掩泪啼,恨深人莫知。我本良家子,误适商人儿。商人但趋利,不识生别离。前年贩茶去,海角复天涯。今年未有书,归期复何时。
  • 5.《五衮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馋穷酸饿鬼。馋穷酸饿鬼。卖弄有家私。莫不为图谋。我特来到此。怕有情人。乖劣性子。你只说道可怜见只身己。
陈沆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沆[hàng](1785年—1826年,一说1825年),清代著名人、文学家,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,被魏源称为“一代文宗”。原名学濂,字太初,号秋舫,室名简学斋、白石馆。蕲水(今湖北浠水县)人。乾隆五十年(1785年)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。
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,屡试不得志,后抑郁而死。祖父陈士珂,举于乡,终生未仕,做一个“传道授业解惑”之人。其父陈光诏,字金门,清乾隆己亥(1779年)举人,官授知县。他为官梗正,善政甚多,口碑极好。
陈沆于嘉庆十八年(1813年)中举,二十四年(1819年)中进士一甲一名,其策论文章,气势雄浑,论述精辟,笔力奇健,授翰林院修撰。清道光二年(1822年),任广东省大主考(学政),次年,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。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。陈沆卒年,《清史列传》记为道光六年(1826年)。周锡恩撰《陈修撰沆传》则言年四十一,当为道光五年(1825年)。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