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徐道力壁上墨梅

朝代:清朝|作者:谈迁|

狞龙蜿蜒几千尺,下挟风雷喷四壁。天公激怒醒长梦,左耳割入华阳洞。

怨血流腥涌墨云,枯鳞脱尽三江冻。苍髯笔笔皴莓苔,寒冰尽裂横飞来。

长风万里吹不落,羌笛关山易萧索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雨后宋朝·高汝砺时雨雨三日,田家家万金。有年天子庆,忧国老臣心。
  • 2.《呈通判朝奉宋丈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经时山川浪跋履,半夜衣裳时倒颠。尘土最能催白首,风波祇会送流年。寂寥彭泽门栽柳,萧洒东林社结莲。语及故乡归未得,看云步月欲忘眠。
  • 3.《升堂颂古五十二首·其五十宋朝·释怀深佛身无相,染净皆空。妙体湛然,悟迷俱妄。
  • 4.《滚绣毬明朝·叶宪祖小旦:想我命孤单难谐仕女姻。骨寒微羞登阀阅门。副净:小娘子。我兄弟不少你穿的戴的。小旦:休誇称烧手样宝钗笼鬓。不希罕称身材绣袄罗裙。副净:是了。这穿戴的虽是等閒...
  • 5.《寄林大参允吉明朝·祁顺地署同官早见知,十年重会楚天涯。升沉宦迹怜今日,尔汝交情似昔时。问讯恍疑身是梦,相看都觉鬓如丝。无端又动停云思,谩拂焦桐候子期。
谈迁的诗词曲代表作

谈迁(1594~1658),明末清初史学家。原名以训,字仲木,号射父。明亡后改名迁,字孺木,号观若,自称“江左遗民”。浙江宁(今浙江海宁西南)人。明诸生。终生不仕,以佣书、作幕僚为生。

他自幼刻苦好学,家贫,靠替人抄写、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。南明弘光元年(1645)为阁臣高弘图记室,出谋划策,力图恢复,很受高弘图、张慎言等赏识。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,他感到“时事日非,不足与有为”,坚辞不就。后回家隐居。

谈迁博鉴群书,善诸子百家,精研历史,尤重明朝典故。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,从明天启元年(1621)开始,历时20余年,前后“六易其稿,汇至百卷”,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,共500万字,取名《国榷》。清顺治四年(1647),《国榷》手稿被窃。他时已53岁,发愤重写,经4年努力,矢志不挠,终于完成新稿。顺治十年,携稿随人北上,在北京两年半,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,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,加以补充、修订。书成后,署名“江左遗民”,以寄托亡国之痛。十四年,去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,病逝于旅舍。《国榷》以《明实录》为本,参阅诸家史书,考证订补,取材广博,选择谨严,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。著作另有《枣林杂俎》、《北游录》、《枣林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