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苑桃花二首·其一

朝代:明朝|作者:董其昌|

宜春苑里占春多,烂熳红霞发早柯。却忆禁林成径处,云扶步辇一经过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子瞻画扇宋朝·林敏功夫子江湖客,毫端托渺茫。攒峰埋暮雨,古树困天霜。偪侧馀僧舍,溟濛失雁行。生死随化尽,此意独难忘。
  • 2.《丁亥莫春有怀明朝·王邦畿一自烟尘后,亲知音信稀。出门芳草绿,闭户梨花飞。古道行人绝,长城饮马肥。临风倍惆怅,何处送春归。
  • 3.《荔支明朝·任家相嘉树茏葱翠盖长,炎天如簇蕊珠囊。枝枝承露排朱实,叶叶吟风袭异香。已胜安期餐火枣,疑从玉女乞琼浆。含桃何物堪春荐,好置邮传达尚方。
  • 4.《菊花明朝·李孙宸浅白轻黄秋露团,落英犹共楚臣餐。莫疑三径开偏晚,为与群芳殿岁寒。
  • 5.《聪明泉清朝·王士祯手掬聪明泉,一滴大海味。不逢桑苧翁,知希我方贵。
董其昌的诗词曲代表作

董其昌(1555年210日—1636年10月26日),字玄宰,号思白,别号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)人。明朝后期大臣,著名书画家
万历十七年,中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崇祯九年,卒,赐谥“文敏”。 董其昌擅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文。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“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,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,却比古人尤有过之”。 存世作品有《岩居图》《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》《昼锦堂图》《白居易琵琶行》《草书诗册》《烟江叠嶂图跋》等。著有《画禅室随笔》《容台文集》《戏鸿堂帖》(刻帖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