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画寄吴浮玉黄门

朝代:明朝|作者:董其昌|

廿年江海鬓成丝,无复鱼肠报所知。林水漫传濠濮意,只缘庄叟是同师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友人京邸原韵·其二宋朝·沈隐思锄经猎史任畋渔,咫尺云衢傍禁庐。邸第联吟酬宴罢,天街摇辔踏花余。谈诗座有风骚客,习静门无卿相与。他日携琴作循吏,河阳春到乐何如。
  • 2.《对棋明朝·王邦畿棋子最分明,明窗多胜情。停思深料敌,得手始闻声。贤起群居懒,閒归一念并。终伤离乱后,心息战争名。
  • 3.《病怀明朝·叶太叔肝胆向谁是,闭门空廿年。古今愁易得,天地老堪怜。一病从藜杖,三春失酒钱。独将衰谢色,数到剑锋前。
  • 4.《寄南浔潘隐君草堂元朝·虞堪湖头隐居好,竹树日萧森。对酒花当面,焚香鹤在阴。青山应似旧,岐路只如今。潘令思吾否,高情足谩吟。
  • 5.《麟哀十首·其四明朝·李江马嘶芳草路何长,万里腾云只自伤。天子门生知有分,细君年几未应亡。堂前甘旨须供奉,壶内纲常赖主张。行李春风原是客,马嘶芳草路何长。
董其昌的诗词曲代表作

董其昌(1555年210日—1636年10月26日),字玄宰,号思白,别号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)人。明朝后期大臣,著名书画家
万历十七年,中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崇祯九年,卒,赐谥“文敏”。 董其昌擅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文。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“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,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,却比古人尤有过之”。 存世作品有《岩居图》《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》《昼锦堂图》《白居易琵琶行》《草书诗册》《烟江叠嶂图跋》等。著有《画禅室随笔》《容台文集》《戏鸿堂帖》(刻帖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