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昌狱中书感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宁调元|
拒狼进虎亦何忙,奔走十年此下场。
岂独桑田能变海,似怜蓬鬓已添霜。
死如嫉恶当为厉,生不逢时甘作殇。
偶倚明窗一凝睇,水光山色剧凄凉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苜蓿峰寄家人唐朝·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,胡芦河上泪沾巾。闺中只是空相忆,不见沙场愁杀人。
  • 2.《凉州词三首唐朝·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,芦笋初生渐欲齐。无数铃声遥过碛,应驮白练到安西。 古镇城门白碛开,胡兵往往傍沙堆。巡边使客行应早,欲问平安无使来。 风林关里水东流,白草黄榆六...
  • 3.《次韵朱德裕见赠时予病初起宋朝·周孚盖世功名黍一炊,惊心岁月毂双驰。五浆先馈那须尔,二竖相凌少避之。种种鬓毛吾欲老,翩翩书札子能奇。黄花无语秋将暮,莫惜玄谈与解颐。
  • 4.《游碧落洞同李兟诸公宋朝·冯慜绝景尘不到,暂游神已清。云岫敛晴色,风桂含秋声。自得泉石兴,谁贪轩冕荣。巢由值兹室,必无箕颍名。
  • 5.《思妇吟五首·其三明朝·何吾驺昔日海棠下,双双进酒杯。今朝风雪里,一纸远书回。
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

宁调元(1883—1913),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字仙霞,号太一,笔名有辟支、屈魂,化名林士逸,湖南醴陵人。1904年加入华兴会,次年留学日本,并加入同盟会。回国后创办杂志,鼓吹反清革命,遭清政府通缉,逃亡日本。萍浏醴起义爆发后,回国策应,在岳州被捕,入狱3年。出狱后赴北京,主编《帝国日报》。1912年初在上参加民社,创办《民声日报》。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。二次革命期间来沪,参与讨袁之役。后赴武汉讨袁起义,二次革命失败后,宁调元不幸被捕,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,年仅30岁。其篇激昂悲壮,格沉郁,作品多写于狱中,著有《太一遗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