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忆广州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陈独秀|
江南目尽飞鸿远,隐约罗浮海外山。
曾记盈盈秋水阔,好花开满荔枝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南乡子·携笼去唐朝·李德润 携笼去,采菱归,碧波风起雨霏霏。趁岸小船齐棹急,罗衣湿,出向桄榔树下立。
  • 2.《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元朝·陈镒三峰翠色倚高冥,万壑松声撼百霆。列宿拱垣低月殿,彩云扶毂近芝亭。紫坛露冷晨幢湿,金阙风微午篆馨。遥想群仙飞佩处,碧霞缥缈玉珑玲。
  • 3.《赴邻舍招宋朝·李彭虚舟纵逸棹,冉冉成老大。随食虫寄居,行年蚁旋磨。来归修水头,视地不敢唾。俚言亦屡陪,灌畦常往佐。每于休作时,弄笔聊顿挫。自谓老于斯,晏然歌楚些。年来尤屡空,非关...
  • 4.《晚行清朝·毛澄路转平田白,临溪屡问津。远天低似水,暝树立如人。屐响知樵牧,烟花悦隐沦。从今鹿门去,应与德公邻。
  • 5.《寄张有功十六首·其十三明朝·沈鍊阁老宅中花树盛,会同河上酒卮香。欢游已共烟霞谢,意气知随山水长。
陈独秀(1879年109日-1942年5月27日),原名庆同,官名乾生,字仲甫,号实庵,安徽怀宁(今安庆)人。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、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、伟大的民主主义者、伟大的启蒙思想家。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,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;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,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;是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;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;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;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、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、教训的人。

1920年初前往上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,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。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,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(二、三大)、中央总书记(四、五大)等职务,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。1927年7月离开中央。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。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。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,判刑后囚禁于南京。抗战爆发后,他于1937年8月出狱,先后住在武汉、重庆,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(原属四川)江津。1942年5月逝世。他是杰出的政论家,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、尖锐犀利,《敬告青年》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、杰出的代表作。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,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。主要著作收入《独秀文存》、《陈独秀文章选编》、《陈独秀思想论稿》、《陈独秀著作选编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