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不如作茧依蚕蔟,以丝自裹还自足。
与尔为妇过一生,怒即分飞同转目。
辛勤唯雏寄鹊巢,子母生离因尔逐。
羽毛曾未颜色衰,饮啄不计丰俭时,
天阴辄遣呼辄归,恩情纸薄谁信之。
朝为夫妇夕行路,世间反覆那能知。
汲妻白母非美事,後代放此诚堪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华下对菊唐朝·司空图清香裛露对高斋,泛酒偏能浣旅怀。不似春风逞红艳,镜前空坠玉人钗。
  • 2.《偈一唐朝·神秀 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;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
  • 3.《百岁篇·其二·女人十首唐朝·敦煌曲子二十笄年花蕊春。父娘娉许事功勋。香车暮逐随夫婿,如同萧史晓从云。
  • 4.《李县丞美替作此诗饯之宋朝·慕容彦逢东阳见夫子,格调骇心目。相逢恨不早,请违何太速。咄咄空中字,便便榻间腹。暂留肠九回,言归日三卜。到家乐应颠,登舟喜堪掬。题桥释旧誓,弹冠俟新沐。偃蹇何足嗟,君看...
  • 5.《留别梁非馨明朝·李云龙江花频入梦,心在岭云端。但忆归去好,要知行路难。长缨君合请,短剑我羞看。砍向醉中别,天寒酒已阑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