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山中泉壑暖,幽木寒更华。
春鸟各噤口,游子未还家。
云谁未及还,对此重兴嗟。
何必因啼血,颜色胜曙霞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句·其四宋朝·林敏功竹閒初折半斜枝。
  • 2.《西溪次韵九首·其三宋朝·刘跂英英数君子,贫甚亦清门。萧散俱相好,疏慵每见原。玄谈得泾渭,芳意有兰荪。从此窥名理,金篦刮眼昏。
  • 3.《寄黄龙来道者宋朝·释德洪问讯黄龙来道者,住山况味定何如。齿牢未怯和沙饭,眼倦应嫌夹注书。但见衣胜寒薜荔,不妨心赛白芙蕖。都疑生近楂田市,时觉淮南语未除。
  • 4.《金陵怀古明朝·江琦(公良)落木萧萧雁影稀,秋风江上立斜晖。三山二水依然在,万户千门尽已非。商女有花歌白下,谢家无燕认乌衣。城南城北经行遍,独傍秦淮夜月归。
  • 5.《答刘茂生寄怀明朝·李云龙昨夜入我梦,今朝得尔书。彽徊一水上,凄断八行馀。欲去愁江永,期归在岁除。不知堤畔柳,春信近何如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